《窥视印度》,一个日本式的窥视

多年前,在机场摆渡车上见到一位老人,双肩包,旅游鞋,满头华发,精神矍铄。同行者说:老人84岁,日本人,独自一人从东京到西安,再到敦煌、吐鲁番,此行库车,为的是克孜尔千佛洞等一系列龟兹石窟。

我读妹尾河童时,双肩包、旅游鞋、精神矍铄、游走天下的老人总是出现在眼前,竟使我觉得,妹尾河童就是那位84岁的老人,独行库车的84岁老人就是妹尾河童。继而生出"老了真好"的感慨。

"老了真好",一句虚伪的奉承。这里,我所指的是他行走天下的态度和能力。这种态度和能力我也潜在拥有,可惜,难得成行,时间,像黄金一样的东西,我全都给了工作,这算是不能成行给出的一千个借口之一。

妹尾河童写了一系列窥视书,《窥视日本》、《窥视印度》、《窥视欧洲》、《窥视舞台》,《窥视工作间》、《窥视厕所》等。窥视,本意是暗中观察,偷看。读罢《窥视印度》,觉得河童的窥视很细密,它是一个日本人,以日本式的态度和习惯,对印度进行的一番窥视,他窥视的最大特点是力求精准,不慌不张地面面俱到,剥去纱丽,使别人体无完肤,暴露无遗。

有关印度,之前不久读过两本相关书籍,《与玄奘同行》和《印度笔记》,读罢,对印度生出好些感慨。

先是觉得印度人好不明智,放弃了佛教,全民改信印度教。佛教教义几经磨砺,庞大成熟,开阔宽广,影响着世界,可身为佛教圣地的印度人却要放弃,印度教出了印度还能有什么市场。当然,这类批评毫无价值,既是全民改信,必有改信的奥妙,不是读了两本书就有资格瞎说胡侃的。我只是读着读着就冒出了这样的想法。佛教、印度教同属东方古老宗教,同源于印度,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印度教基本限于印度。

另一个感概是,印度文化丰实,但本土缺乏尚武精神,牛是印度人的崇拜物,似乎比不过中国的龙,龙威猛高远,既不拘一格,又充满神性。牛踏实,稳重,务实,诚恳,不拉帮结派,所以,印度才有甘地不结盟的倡导,一提出就被追捧,那种思想是被印度人反复思考已久的,是在印度文化大背景下的自然主张。当然,和平应该是人类的终极追求。

《窥视印度》讲的也是印度文化,却有不同的视角。

妹尾河童的印度,发生在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,本是一种远涉的距离,可河童的笔触又很近距离,硬是将过去发生的事物一把拉近身边,拉到身临其境,拉到逼真的现场。许是从事舞台设计的缘由,他笔下的风情、风俗浓郁到具体,整本书里,常以绘画说明,随手速写,不是那种简单线条的速写,是规整无二,花了时间和耐心的速写。

他的速写写实,实到了说明文的效果。他绘地图,神庙,印度门,法院,泰姬陵,街巷,村落,井,钱币;他画火车,画邮筒,画沐浴场的船,画恒河里的祈祷;他画酒店的客房,客房里的卫生间,画桌子,以及桌上的摆设;他画路边摊,摊上的水果,水果的价钱;他还画奶茶摊、甘蔗汁小贩,烟贩,画裁缝店、理发店,杂粮店、香辛料店,画双层巴士,他甚至画了甘地和甘地的鞋,他画了建筑、街道,也画了市井风俗,宗教人文。

那些图画,本也是可以影像表达的,可他却固执地亲笔绘制,是对现代的抗拒,还是对朴素的回望,他身怀一颗古典的心情,展现出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印度。这个别有洞天,我觉得,是发掘出了印度表象背后的印度精神,是一种了不起的发现和展示。

他的印度精神不是政治学家、文化学者的概括,虽然那些概括准确到无懈可击,但是,学者的概括一向都是干瘪瘪的骷髅,说透了,说深了,入木三分了,却没有血肉,看不到跳动的脉搏,抽搐的神经。

河童并未问及概念和定义,他只是文学性的写实、描述。他的高妙之处在于,让读者透过描述看到了底色,一层层叠加,一片片铺陈,一块块堆积,终而露出古老印度丰厚的精神所在。

读《窥视印度》,扫着旁边的速写绘画,常有会心一笑的领悟。也常把现场的他,置换成现场的自己,生出一些想象。若自己身处彼时彼地,该是如何地预定酒店,与人交流,享受餐饮,如何地讲价还价,如何地信任或心存防范,如何地化险为夷,如何在不懂印度语的背景里,表达自己的请求,听懂别人的心声。

感受印度,去进入一个无尽隧道,越是深入,越是深厚,这种遐想令人心头一亮,好奇遽增,去印度一趟的心愿也就此打定。

作者简介里说,妹尾河童是日本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。这就能理解《窥视印度》中种种说明文似的亲笔绘画了。妹尾河童1930年生于神户,1954年以后活跃于戏剧、歌剧、音乐剧领域。这就能理解,他的文字与普通文学作者不一样的地方了。

介乎文学与美术之间,河童的体验,既有艺术的浪漫,又有设计所需的具体客观。这种结合,使他的文字里有着超乎寻常的画面感,而画面中又有着文字的细腻描述性。

其实,妹尾河童的书,我看过的只有《窥视印度》,与书的内容相比,河童本人也是大放光彩的。首先,读别的书籍,作者与内容未必融合,作者常隐于书外,而《窥视印度》中,河童像个时尚明星,始终鲜亮地跳跃在文字里,这便是作者的存在感,自始至终都是书的主人,那光彩,一点都不比印度本身逊色。

其次,河童的年龄充满着迷惑性,以1930年出生推算,写《窥视印度》时才58岁。可我的想象中却是个垂暮老人,以垂暮的年月,书写古老的印度,这种错觉,是他笔力的老道呢,还是阅历的深厚。

还是想去印度,来一次河童式的体验:城市的牛车,小摊上的纱丽,强德尼丘克大街的车水马龙,祆教的寂静之塔,甘地纪念馆,泰姬玛哈陵饭店,印度门,众多神庙,当然,还有爬满印度人的印度火车,我想感受出《窥视印度》一书中所有画面,以及画面背后的那个被称之为印度精神的东西。

版权声明:
作者:baike
链接:/wh/1461.html
来源:生活百科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